出去旅游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找到当地最高的观光建筑,登高望远,俯瞰脚下的城市。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穿越时空,感受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触摸这座城市的灵魂。在巴黎,这个最佳的地点无疑就是埃菲尔铁塔。曾经两次登上埃菲尔铁塔,但都是阴云密布的天气,好在第二次幸运女神终于眷顾,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西方的地平线上夕阳终于冲破厚厚的云层,把灿烂的霞光撒向了脚下的巴黎城。我也得以欣赏到塞纳河畔绚丽的黄昏美景
一座城市总会有一个城市地标,或是一条街,或是一座山,一条河流,在巴黎,这个城市地标就是那条闻名遐迩的河流:塞纳河。塞纳河像一条闪闪发亮的绿色丝带,缓缓流过巴黎的市中心。塞纳河的波光,宛如柔丽发丝,浅荡低回,曼妙无穷。塞纳河的两岸,簇拥着一栋栋高雅华丽,美轮美奂的不朽建筑。她也串起了一座座多姿多彩的桥梁。在塞纳河的两岸,巴黎的优雅浪漫,被挥洒的淋漓尽致。塞纳河是当之无愧的法兰西的母亲河,也是当之无愧的近代欧洲艺术的母亲河,
站在埃菲尔铁塔上,欣赏夕阳将那金色的光影融入波光粼粼的塞纳河中,河上每一座浪漫别致的桥梁尽收眼底。桥与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站在铁塔上俯瞰脚下的巴黎,仿佛是在欣赏一幅法国印象派画家的油画,也仿佛是在聆听发生在塞纳河畔的一段动人的故事。
塞纳河的两岸,簇拥着一栋栋高雅华丽,美轮美奂的不朽建筑。此为巴黎市政厅。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 埃菲尔
这是在埃菲尔铁塔上面看到的最美丽的景色,近处的两个弧形建筑就是夏左宫,1937年为巴黎博览会而建。远处的天幕下耸立的就是巴黎新区的高楼大厦。
圆顶教堂和先贤祠
左前方的荣军院圆顶教堂是巴黎的天空下最金碧辉煌的屋顶。在很多地方都会看到她那金光闪闪的尖顶,这里埋葬着法国历史上的一个显赫物:拿破仑。拿破仑逝世后,后人对他的评价,总是摇摆在英雄和暴君之间,所以只能用一个含混的名称:“伟人”。法国大革命造就了拿破仑,他制止了法国大革命后期的血腥残暴和滥杀无辜。但却同时使法国回到了严刑酷法的旧时代,他在欧洲四处征战,传播了法国的文明,但却同时使大量的法国青年战死沙场,沦为他乡的孤魂野鬼。这一切使得后人只能用一种矛盾和复杂的心情来看待拿破仑。
图的右后方的建筑就是著名的先贤祠。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是法国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性人物的归葬地。伏尔泰,卢梭,雨果和居里夫妇的在此长眠。这座建筑原来是路易十五为了酬谢巴黎守护神杰涅维芙而建,1790年建成之时正好赶上法国大革命,于是这座教堂就被用来纪念刚刚去世的大革命英雄米拉波。后来国民公会决定用来纪念法国大革命中和大革命前后去世的杰出人物。在先贤祠,象征大革命情感精神的卢梭和代表理性思维的伏尔泰相对而眠。在卢梭侧面的棺墙上写着“人们在此安置自由和真理,。。。他引发了法国大革命”,一只握着火把的手的雕塑从他棺门的缝中伸出。而先前被安置进先贤祠的大革命英雄米拉波和大革命三巨头之一的马拉后来却被悄悄移出了先贤祠,这也许象征着人们对大革命中在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帜下发生的太多血腥和残暴所引起的反思。
蒙马特高地
我只带了中焦镜头,很吃力地把远在天际的蒙马特高地尽量拉近。透过巴黎上空的云雾,蒙马特高地变得模糊不清。蒙马特高地当初为了纪念公元261年在此殉教的圣丹尼斯而被命名为殉教者山(Mons Martyrum),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名称Montmartre, 圣丹尼斯是把基督教文明带到法国的圣者。后来被古罗马统治者杀害,据说他和他的两个随从在蒙马特高地被砍头后,仍然活着并双手捧着自己的头颅,走到了今天巴黎郊外圣丹尼斯小镇,然后才倒地死去。山上的圣心大教堂源于普法战争,在战争中法军溃败,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城四个月。两个巴黎的商人许愿,巴黎解困将建造教堂献给耶稣圣心。1919年落成。
铁塔下面
灯火通明的铁塔
回来途径卢浮宫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