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旅游游记

巴黎卢浮宫里的applestore

作为现在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似乎apple的每一次举动,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不得不说,这家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明星。

很早就知道苹果电脑了,妈妈很多搞设计的朋友都是用苹果,可想当年,苹果的价格让很多人是望而止步,那时候,简单点说,就觉得苹果就是作图用的,也从来没想到现在的自己会成为苹果的忠实粉丝。

apple每开一个apple store都会得到我们这些果粉的极大关注,相比较而言,我觉得最近最吸引人的还是巴黎的apple store的开张,因为这家apple store,居然在卢浮宫下面。在巴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儿,能在卢浮宫地下商廊占到一席之地,而且规模还不小,不得不感叹苹果的财大气粗啊。

这是当时的的海报,卢浮宫的一大特色就是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贝聿铭独特的设计,让巴黎人折服,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当然,只要是去卢浮宫的人,一定会对那几座壮观的玻璃金字塔有着深刻的印象,这家巴黎apple store同时也借鉴了倒金字塔这个元素。

去过三次巴黎,但是从来没有进过卢浮宫,因为这里总是有数不清的游人,虽然我也想亲眼目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可我可不想为了看一幅小小的画而和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血拼。逛一逛卢浮宫商廊,同样可以感受到卢浮宫的地下味道,虽说少了一分艺术气息,但是在这样清静的环境下,感受一下时尚之都的商业气氛,体验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妨也是个好选择。

这座倒金字塔保证了充分的光线可以进入地下商廊,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避开游人,从下往上去欣赏贝聿铭的设计。

在金字塔的旁边,就是今天的主角,巴黎的apple store,最为apple的直销店,气势当然是有的,但少不了的是当地的元素,巨大的nano被放在一块方形的展示窗里,不禁让人联想到几何。

记得几年前,在中国,apple几乎是无人问津,不过改变一切的就是apple做的最成功的一个产品就是ipod。记得mp3刚出来的时候,我们那时候只知道爱国者,或者是三星,不过上高中以后,ipod开始大火,简约而时尚的设计,消费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情绪,我承认,当时我跟风了,买了一个ipod video,才买不到5分钟,为了亮骚,结果没看路,踩滑板的时候跌了一跤,差点把新买的video给跌坏掉。这也算是我apple生涯的一个开端吧。

apple一直以它的独特风格在电子产业独占鳌头。

这是最新版本的nano,ipod到现在,已经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我们也是一直看着ipod一步步成长,一步步更新换代,为了迎合时尚的年轻人,nano推出了很多颜色,轻便廉价,更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前我有个紫色的在巴塞罗那被贼人偷走,难过了很久,玩滑板的时候很方便,不像 viedo或者classic那么重。新一代的nano安装了摄像头,这是我这种有点偏执的人无法忍受的,虽然迎合了一些人的需要,但是ipod,始终就应该只是个音乐播放器,我也为apple迎合潮流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可惜。

nano的广告,最醒目的就是黑眼豆豆最近正火的专辑-the end。下面一排的体验机就是apple的学生机,俗称小白。如果只是做做文字处理或者是娱乐,小白还能对付过去,但是想要运行别的程序,像aperture,就有点困难了。

新出的27寸,让人垂涎。

看到实物,确实比我的24寸爽很多,而且更薄,不过用起来,总是感觉怪怪的。apple也挺奇怪,这款imac要不两年都不更新一次,一更新就开始跟疯子一样一年更新两次。但是旁边的那款magic mouse用起来还是特别的舒服,少了那个容易进灰的滚珠以后,让人再不用担心灰尘。以前每次跑到店里想去保修,结果店员用T恤擦擦就好了,但是每次我回家就擦不好,弄的我后来跟他要T恤。

apple tv,目前很少有人问津的一个产品,至少我身边是这样。

史前大怪兽pro出现了,如果所有备至都加齐了,pro简直就是一架非常变态的机器,他的机箱可以个人喜好,以及需求增减配置。我在西班牙的apple网上做过一个试验,如果加上所有它提供的配置,这款机子,需要12500欧元。。。。。。。

不过这也是为纯专业人士设计,因为功能太强大了。像我们普通老百姓要这机子也没啥大用处,巴黎的老太太就是时尚,玩苹果都入迷了。

macbook pro,现在mac用户用的最多的电脑,我选择了13寸的,还算比较轻便,给我在旅行的路上处理照片和写东西方面相当大的帮助,省得我这种懒人一回家就直接囤积材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手头的旅行笔记没有处理的早就成一堆了。

现在依旧风靡的i touch,不想多为电话功能多付几千块的人,却又想体验那种乐趣的人,就用itouch吧!让我们摒弃iphone。当然,乔布斯当然是有两手打算的,正反都不吃亏。

这台著名的电脑,号称全世界最薄,华而不实的设计,注定它只能给时尚人士作为亮骚的小物件,所以不太喜欢这款电脑。

apple store,实际上也一个apple产品体验中心,这也是为了让更多顾客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apple的产品。

随着apple用户的增多,mac也开始注重起娱乐性了。

这几张桌子,也被apple的用户作为互相交流的平台,看看这位女士,穿着high的外套,地上的袋子居然趴了一只八哥犬,看它的表情,不禁让人想到前一段时间大火的那只“全世界最忧伤的狗。”

顺着玻璃旋梯可以到二楼

genius的展示平台,虽然我一直都没用过这个功能,我这种懒人。

从店内望外看玻璃金字塔

一款巨大的iphone,据说今年apple要出的平板电脑就是一个10英寸的大版iphone,如果真的是那样,这款平板电脑做的确实有点雷人,不过苹果向来能给人惊喜,如果是惊喜,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1969年这一年时,乔布斯14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摇滚乐迷。萨维尔街3号那幢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五层红砖楼里,有一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突发奇想,把架子鼓、键盘、吉他等乐器以及若干个大功率的音箱,一古脑地全搬上了屋顶的露台之上,开始披发当风,鼓琴而歌。人群越聚越多,萨维尔街开始挤满了驻足的行人和汽车,红砖楼前全是抬头仰望的人们,他们惊愕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演唱会,当然也惬意地享受着美妙的音乐。不过,激烈的鼓点与电吉他的嚣叫还是让邻居招来了警察。来到屋顶上的警察要求他们小声一些,这反而让乐队的四位年轻人愈加的兴奋,他们完全不予理会,甚至还将功放开得更大,继续大声尽情的表演着。在演唱了42分钟之后,警察拔掉了传输线,这场在惊奇中开始的即兴表演便就此结束了。

至今,这场四十年前屋顶上的演唱会已经成为了摇滚乐史上最重要最经典的时刻之一,那四名年轻人就是Beatles,萨维尔街3号的红砖楼就是他们自己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苹果!

1977 年,乔布斯在美国创办苹果电脑公司,并表示,基于对披头士的热爱,而选了苹果这个名字。在此之后的20多年里,乔布斯的苹果与英国的苹果打了三场官司。

到2007年2月,Macworld的大会上,乔布斯宣布了两件大事,其一是“苹果电脑公司”易名为“苹果公司”,其二是隆重推出了苹果的iPhone。在乔布斯演示iPhone的媒体播放机功能时,用的却是Beatles作品——《可爱的丽塔(Lovely Rita)》。

去年是纪念披头士1969的40周年纪念日,披头士,给了我太多的回忆。也为了乔布斯,一首lovely rita。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