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旅游游记

法兰西西行小记

坐飞机飞行在万米高空中,我喜欢留意陆地上的一些小城镇,想象那里的居民该怎么生活。这些地方,包括法国向西伸上大西洋中、与英国爱尔兰隔海相望的一个半岛,当时只看到牧场、村落和田野交错着,海岸多礁石和山丘,没有大城市,猜想一定是我很欣赏的欧洲田园生活。

本来,即使路过巴黎,也无缘去这些没有名声也没有生意关系的地方。不过,今年的8月,当我在苏里南和法国朋友吉恩联系的时候,正巧他也在同一个时间途径法圭回巴黎,就凑在一起走。他热情地邀请我跟他回法国西部的老家看一看,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虽然我急着回深圳陪儿子过暑假,法国西部的田园和海滨风光,他的度假别墅,还是诱惑我挤出两天时间,勉强够我真的去探访下机翼下看过的法国西部。

吉恩安排这次旅行主要是为了他的女朋友,一个叫简的深圳女孩。他在深圳大学学中文的时候认识了她,暑假带她先到苏里南呆一个月,再在法国玩一圈后回深圳。我和他们一路从苏里南走到法国,参加他们法国第一站,西部的吉恩家乡之旅。

安排中是在巴黎下了飞机就租车直奔西部,但还是被两个事情耽搁了一下,第一是吉恩的老父亲,从巴黎北部一大早赶到我们降落的南部奥里机场,本来只是送他们家乡村别墅的钥匙,没想,几个房间要用的床上用品、海边御寒的毛衣都送来了,连壁炉点火用的松球,也带来两大盒,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是放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第二件事情,吉恩又去接了一个客人,他认识很久的一个网友,一个娇小的广东女孩。她在法国读了书,又因为做红酒生意经常往来法国。本来我一个人跟着吉恩一对,有点别扭,现在多了一个旅伴,感觉好些。不过,从语言上,她和吉恩的法语成了一组。她的法国男朋友送她与我们汇合时,看我们的眼神似乎是在交代“嗨,拜托离我的女朋友远一些”之类的话。后来她拿出一个新买的单反数码相机,要我教她摄影,算是拉近些我们的距离。

对了,她的名字是晶,法语名字的开头也是字母J,我们四个人总算有一个共通之处——每个人的名字,都以J开头。

即使象吉恩这样几乎是以地球为家的人,显然也有他自己的家乡情结。虽然刚刚坐过8个小时的夜班飞机,时差原因让他只睡很少的觉,他还是不辞辛苦,在赶往他家乡的500公里路上,专门往北多走了100多公里,带我们到了位于半岛北部的圣米歇尔山,因为这是这个半岛上最出名的名胜!

一个孤岛,矗立在海岸广阔的泥滩上,本来就是奇异的风景,数百年前在70多米高的石山上建成200多米高的宏伟的大教堂,宗教的神圣氛围,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加上法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个地方,不成名胜都难。我们下午到的时候,一直是多云天气,汽车是穿过一大片平原带来这个风景区。纵然是远远就能望见,走近时还是惊叹建筑的伟岸。我想象在迎接第一缕阳光或送别最后的夕阳的时候,这个大教堂应该最入镜,现在,景区外的车海、景区内的人群,或多或少让风景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600多公里的穿行,我们只是轮流小睡的一下(因为必须总有人和我们唯一的司机说话提神),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看路边的风景。阳光偶尔漏下些,撒在散布着金黄草垛的牧场上,或是那些挂着鲜花篮子的农舍门窗上或路灯柱子上,都让我们发出惊叹。即使没有阳光,也总是让人赏心悦目,仿佛走在国内的高档欧式别墅区,只是有更开阔的空间和更清爽的空气。

6点多的时候,到达吉恩的家乡。天色还亮,甚至更亮——云层中有些夕阳透出来呢。

吉恩家的房子,并不太大,两层也就200平方的样子,另外有个后院,空空荡的几百平方。

房子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一个小镇,离出口更近,还有个比较大的镇或者说比较小的城市,那是个很有点名气的古城,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又很多来自欧洲各地的游客,特别是夏天几个月的旅游旺季。在吉恩家所在的小镇,则纯粹是当地人的一片住宅区。一座高高的教堂,三五条整洁的街道,十来户商店,以及唯一一家餐厅。

我们就在这家餐厅吃晚饭。吃的是类似印度薄饼的东西,并非典型的法国食品,却是当地的特色,对此,吉恩再山强调。他甚至告诉我们,这里和爱尔兰渊源很深,还有自身的一种语言,可惜我无从感觉,还是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法国小镇。

但是,吉恩说这里的人没有见到中国人,我是不由不相信。餐厅的老板娘,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从摆出来的照片了解到,她过去应该是娱乐界的什么明星。我们和她合影后,她说,回头一定把照片摆出来,因为我们是她的餐厅第一次出现的中国客人。

走向餐厅的时候,西边的天空,满是晚霞,这不但一扫我们一天劳顿的辛苦,也为第二天海滨之行预告了好的天气。

第二天,果然是晴朗的蓝天。因为时差的原因,我早早就起来,看着光线一点点伸进这个小镇的角角落落。这天应该是周末,小镇是如此宁静,我甚至怕拍照的快门声也能把这里的居民或小鸟儿们惊醒。我转了一圈,几乎走便了小镇,只遇见几部车,其中一部,是送水车,有人专门向电线杆上的花篮里的鲜花洒水。

四J旅游团,直到上午10点,才吃了早餐向海滨出发。从小镇出发,穿过小城,通往海滨的乡间公路边,是树林和田野,间或有些漂亮的房子。到了海边,就完全是一个一个的庄园了。

在清凉的天空下,远处的海水显出苹果绿色,并且富用色彩的层次。海面上白帆点点——吉恩这样给我们介绍这里海滨的特色:大西洋的风很大,是帆船运动的好地方,也是远途游艇航行的热闹站点——说这个的时候,正好走到一个游艇码头边,从游艇上挂的旗帜,就能看出许多是从丹麦、德国(应该是北部波罗地海岸)、英国等地来的游艇,到这里休憩或补充给养。

我们沿海岸线一直西行,虽然有时也看到有小型的浴场,也有人在这20度左右的天气中游泳,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欣赏惊涛拍岸的海岸风光。其实这正是我的偏爱!对海,参与性的活动我都不太有兴趣,却独爱欣赏海浪与岸边礁石交谈的的画面和语言。海鸥是这种情形下不可或缺的主角,我们的午餐就是在坐在礁石是吃面包和香肠之类的干粮,海鸥舍弃了他们与之嬉闹的浪花,围着我们盘旋,我们把面包块肉块给它们——开始还为它们考虑扔的远远的,后来才知道就是丢到我们眼前,他们一样会俯冲下来叨食。

不需要用语言描述这里的风有多大,看看岸边的树就知道了——这里只有一种柏树,几乎没有明显的树干,一冒出地面,就发出树枝,而且枝叶一律向一个方向集中偏斜,你无法不对这样的植物肃然起敬——我们现在还算盛夏,想象冬日里来自大西洋的劲风,是如何欺凛欧洲大陆突出在大洋中的这块陆地。

大概沿着海岸线走了100多公里,包括一个狭长地突入大海的一个半岛,览尽卷起千堆雪的海岸浪花风景,我们沿另一条路折返内陆,同一片蓝天,空气却温和多了。吉恩的家乡,还有一个至少在法国非常有名的风景——草地上的石林。绵延数公里,几百米宽,牧场和住宅区环绕着的,是这么一片草地,上面密实又散漫地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的有数十吨之重。关于这些石头的来历和作用,在法国历史上,至今还是个迷。在我,更留意到草地上随意开放的野花,它们使得这个风景少了些神秘感,多了些美感。还让我留意的就是附近的住宅,似乎可以很安详地与这些游人如织的名胜古迹做邻居,仍然只是普普通通的民居。

其实,这些地方,可以住下来,好好地品味这一些,也不妨与一些当地人交交朋友。可惜,我没有这个时间。吉恩的女朋友,在我和晶第二天先后离开后,和吉恩又在这里过了一个多星期,后来她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我们这个四J旅行团,可以很照顾我的意见,傍晚的时候,一定去找一个看到落日的海滩。吉恩开车,绕了很多地方,都无法找到合适的角度,不过,我们最后留在一个小小的游艇码头,看夕阳下闲散地漂在海面上的各种游艇,陪着几个垂钓的人,又一起陪着太阳从远处岛上的树林中落下。一只海欧站在路灯柱的顶端,挽留最后一缕夕阳。

第三天,吉恩显然很累了,按他的风格,起床比较迟。中午前他们要送我到最近的一个机场,也要有60多公里的距离。吉恩还是好心地早一些出门,带我走普通公路,这样能再多看看法国西部半岛这一带的风景。我们计划到机场吃午饭,却没有吃成——这个机场,比我想象得小多了,只有咖啡和三明治类的东西可吃。机场之小,说明这一带经济不并十分发达,但从环境上看,确又享受着很高的水准和特别的风情。

飞机飞起来,再望窗外的田野、海岸、小镇,我想,或多或少,我已经知道了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是怎样一种生活。

2008年1月写毕于深圳

(这是典型的海浪风光)

(也是吉恩家附近的一处名胜)

(吉恩家的隔壁村庄(或小镇),我们去了两次)

(路边的寻常风景)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