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意大利之旅的第四天是整个行程中最紧张的一天,一早从佛罗伦萨出发去比萨,中午吃饭后去锡耶纳,晚上再赶到罗马晚上住在这座永恒的城市。佛罗伦萨到比萨90公里,比萨到锡耶纳160公里,锡耶纳到罗马230公里,一天的总行程480公里。这样的路程在中国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在欧洲还是挺麻烦的。按照意大利的法律,旅游大巴司机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八小时,一天工作时间的跨度不能超过十二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早上八点出发晚上八点之前都必须到达住宿的酒店,还要包括午饭晚饭时间。因此在比萨游览的时间就很短,我们也就只能抓紧时间看。
当我到达比萨大教堂门口的时候一个不为许多游客关注的景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穿着中国式京剧戏装的行为艺术雕塑站在大门口,前面放这一个让游人给钱的小盒子。其实在国外各种景点这类活人装成的雕塑很多,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他们大多是装扮成埃及妖后、自由女神、神父教士等等,装扮成京剧人物还真是第一次遇见。在这样一个我从小就崇敬有加的科技名胜旁边看到这个中国元素让我一阵感动,拍了一张照,还格外大方地给了一个欧元。
人体行为雕塑。
遗憾的是面部好像用的是面具,不是京剧脸谱。
成排的纪念品摊。记得在什么电视节目里提出过一个问题,问的是一排多边形锥体的木架子是干什么用的。其实就是这一排纪念品摊,收摊关门就成了一个个锥体的架子了。
比萨大教堂同样是三部分组成:教堂、洗礼堂、钟楼。比萨斜塔就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通往比萨斜塔的路边也布满了各色纪念品摊贩。
比萨斜塔是我学生时代最向往的外国名胜之一。在我们那个年代对外国的了解是相当有限的。能看到的国外景色都是从仅有的几种外国画报里,如苏联画报、DDR等里面得到的。但对比萨斜塔的了解却是从讲述伽利略做自由落体实验的物理课程里得到的。这座有名的斜塔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比萨斜塔,看上去真是够斜的。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比萨斜塔是不是加速了重力加速度的证明,如果没有这么个斜塔伽利略是不是就找不到地方做这个伟大的自由落体实验了。
现在比萨斜塔是可以上去的。1990年因为塔的严重倾斜意大利政府关闭了斜塔,经过十二年的维修,耗资2500万美元,扶正了44厘米。2001年12月15日重新开放。据说专家估计300年内比萨斜塔不会倒塌。登塔的等待时间很长,价格也不菲,要15欧元一个人。对我来说时间是更大的问题,因为要控制人数,每次只能上去十个人,等这一批人下来了才能上下一批。我们当然来不及,我只好望塔兴叹。
等待登上比萨斜塔的游客。
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主要是地基问题,据说塔基建在古代的海岸线上,地质情况复杂。其实比萨斜塔的建设过程就是它的维修过程。从1173年建设开始就不断进行着纠偏和扶正的工作。就是这样目前斜塔偏离垂直线仍有5.5°,顶层突出4.5米。
斜塔旁边的建设和维修介绍,有中文的。这几年中国人出国旅游的越来越多,各地的介绍也有了中文的了。下面是介绍的中文部分。
建设和维修情况的中文介绍。
除了比萨斜塔我们也简单地游览了主教堂和洗礼堂。
主教堂全景。旁边可看到斜塔。主教堂建于十一、二世纪,是罗马式艺术的鼎盛时期,所以是典型罗马式的建筑风格。
主教堂墙角的装饰。
教堂旁的墓地入口,上面是皮萨诺设计是精美的有圣人圣母造型的神龛。
洗礼堂。
洗礼堂局部的精美雕塑。
雕塑细节。
洗礼堂顶上的圣像。
教堂广场上看到一个高兴地玩耍的意大利花朵,抓紧时间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