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那堡垒似的建筑坚实而粗大,与她美丽的名字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早在还没有到达佛罗伦萨之前,就知道佛罗伦萨是花之都的意思,而且,著名的文学大师林语堂还曾经按照音译,把这里叫为斐冷翠。如此美丽的名字,让我对这个花之都充满了幻想,然而,身临其境才发现,现在的佛罗伦萨已经城犹在,花稀少了。但是,这并不影响这座古城的形象,本来她的魅力就不在花,而在华,在于那永远不会凋谢的艺术之光华。
坐在出租车内,贪婪地观赏这座艺术名城,我不禁思绪万千。出租车司机是个典型的当地人。他看上去很快乐开朗,是那种没心没肺的类型。也许是很久没有客人的缘故,他任车在厚重的石板路上信马由缰地奔跑。当被指责开过头了的时候,他很不好意思地连连道歉,立即调转车头把我们送到了预定的旅店。本来以为他是有意骗钱,很是不快。可看他满面愧色,一片歉意,我们的满腔怒火也自然熄灭了。这让我感到遇事退三分,和为贵是放之世界而皆准的,不分东方还是西方。
旅店就坐落在阿诺河的旁边。巨大的门气派非凡,长长的走廊通向一个小小的房间。这就是前台了。一个美丽的佛罗伦萨姑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虽然是客人和房主的关系,可是她热情的握手和耐心的介绍让旅途中人感到一股不同寻常的亲切。特别是在她介绍自己的旅店时,不自觉地流露出的那股自豪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她反复推荐我们一定要上露天阳台上看看,似乎那里极不寻常。
罗伦伦萨这座小城并不大,但是她却为人类孕育了留芳百世的坦丁。那首广为流传的《神曲》至今为人们吟诵,赞赏,是人类遗产中一枝独秀的奇芭。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也成功于这里。市内的博物馆呀美术馆内至今仍然保存着他的多数作品。这些稀世珍宝的创作者,还有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科学家伽利略、天才艺术家达芬奇等才是佛罗伦萨的灵魂,文艺复兴的鼻祖。
据史料记载,佛罗伦萨不仅仅是文艺复兴的摇篮,也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历史名城。这从城市的建筑风格上就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座楼房,每一所宫殿都是以防守为主要目的而建造的。石材坚实而粗重,窗户狭窄而偏小,时刻在防犯着来自外部的侵入。其最典型的代表建筑就是巴杰罗美术馆了。这座收藏丰富的博物馆简直就是一座城堡。这里曾经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厅,后来改为监狱,还处死过人。据说如此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佛罗伦萨的历史充满暴力、攻击和动乱。
早在14世纪,佛罗伦萨曾经因为一个怪道士的出现,而走向禁欲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佛罗伦萨人比中国人更早地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他的理念之下,佛罗伦萨人奢侈的生活受到监视,所有赌博用具、化妆品、华美的服装,淫秽的图像都被在市政广场付之一炬。然而,矫枉过正毕竟不能长久,过度的禁欲终究会违背人性。
1498年,这个怪道士的统治终于遭到市民的唾弃。他被拉到共国政厅前的广场处以火刑。至今广场上还保留着他被处刑的遗迹,纪录下佛罗伦萨历史残酷的一笔。他的人虽然化作了灰烬,但是他的骂名却流传至今,惊醒着世人。
佛罗伦萨不仅房屋窗户偏小,街道也狭窄。一条小巷井然有序地向四处延伸,有一种很独特的美。站在街头,你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而立,望着无限深远的小巷,遐思无限,陶醉于历史的不可思议之中。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