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旅游游记

“最京”京都

很多旅行书上都说,去日本,如果只有一天时间,那就去京都,因为那是全日本“最京”的地方。在这里,“京”,不是地名,是形容词,它代表日本的传统,也就是所谓的日本文化。

很难解释什么才是“京”,平整的鹅卵石花园是“京”,木色神殿大门处的拱廊是“京”,消逝在日式传统饭店玄关处的艺妓是“京”,漂浮在安静河水上的金色寺庙也是“京”……所有的这些“京”都可以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捕捉到,因为那是个“最京”的地方。

“京都盆地最初建立于公元7世纪;公元749年,京都盆地被命名为平安京(Heian-ky?),成为日本的首都。与奈良——日本的前首都——相似,平安京是仿照中国唐代长安首都的建筑样式而建造的。虽然从公元749年至1868年(明治维新致使日本皇室把首都迁至新都——东京),这座城市一直是日本帝国的首都,但是这座城市也并不总是日本政治势力关注的焦点。在镰仓时代(1186-1333年),镰仓(Kamakura)是国家的首都,而在江户时代(1600-1867年),德川幕府(Tokugawa sh?gunate)统治日本,把首都迁至江户(Edo;现在的东京)。”(《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日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2008.12》)

正是由于这种长期“首都”而非“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几百年来,这里层出不穷的不是宫殿,不是大大小小的皇家园林,也不是什么权贵的私人宅邸,而是无数多的庙宇,有的清水朴素,有的雍容华贵,有的隐藏在市区某个幽静的角落,更多的则密布在周围的山林田野之中。1994年,联合国把这里的13座佛教寺庙,3座神社连同1座城堡制定为世界遗产。17个世界遗产相对于1个小小的京都来说,真真可以用奢侈二字来形容,也让我们这群慕名而来的中国游客既兴奋又在骨子里有点愤愤不平.....

二条城,京都17座世界遗产中唯一的宫殿。建于1603年,曾经是第一任德川幕府将军家康在京都的寓所,为的是方便自己到京都拜见傀儡天皇。在经历了26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随着德川家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喜庆将政权归还皇家,二条城也归朝廷所有,并称之为元离宫。

城外壕沟围绕,以致我一度误以为这个就是日本的“故宫”。

唐门。

二之丸御殿

据说幕府将军们为了防止背叛行为,在二条城里修建了“鹂鸣地板”的走廊

庭院

本丸御殿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