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相识尽繁华-游走东京
人总是向往繁华热闹的,但繁华与热闹的背后总会隐藏着更多的隔阂与冷漠。外表的奢华会让人迷失自我,来到上海向往香港,来到香港向往东京,而来到东京你会向往下一个繁华的城市是什么?
一个人漫无目的游走在东京街头,乘着环城电车从一个街区转向另一个街区,过于繁华的银座、杂乱无章的新宿、清静优美的上野、流行现代的涩谷、学术气息浓厚的文京…每个地区职能特点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银座是世界品牌商品的展示厅,许多耗费银两的欧美品牌皆落座此地,当然也有许多百年老铺与本土品牌的发祥于此,早在二十世纪前半期这里就开始成为东京最繁华、格调高雅的新潮商业中心。不仅是日本商业中心的代表,而且已发展成为日本现代化的标志和橱窗。银座的繁荣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征,“银座”一词本身也成为高级、名牌、流行、品味、时尚的代名词。银座的物价和地价在世界上怕是屈指可数了,大概只有富豪王公才可以在这里消费自如。由于人流过分集中,使得交通阻塞非常严重,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将人行路普遍架设在半空,付出高昂的代价使人车完全分离,这样的情形在香港的中环也可以看到。
身处银座天桥,看到来往的西装笔挺的上班族行色匆匆,处处都有灯火辉煌。只不过,在所有华灯落下之时,大概每个个体都会有那种孤寂的感觉,过于繁华的都市让人明显欠缺归属感。
街头可以看到未成名的女艺人奋力卖唱,推销自己的专辑。
多数国内日本游的线路中都会把东京新宿的歌舞伎町作为一个景点,大概每个人都会有好奇的一面,总是希望看到与平日不一样的东西,而事实上我们总是可以看到这些,这大概可以说明我们的生活和外面世界有太多不一样。新宿歌舞伎町有红灯区的一贯特征,脏且乱。大街上到处是纸片和垃圾,。这块只有零点三平方公里的街上,有各种店铺约三千多家。是夜,歌舞伎町灯火通明,喧闹异常,不少店铺会营业至天明。
身边闪烁的是霓虹灯,穿过的是奇装异服的型男靓女,处处都是声色犬马,迷离而神秘的新宿夜市,在天亮后就成了陌生而浮躁的异乡,孤独地缺乏归属感。
每每遇到重大变革之时,日本总是选用迁都的方式来摆脱保守实力的干扰,这种招术屡试不爽。而这种方式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历史古城得到相当程度的保护,虽然这种好处并非出于迁都目的本身。两百年前,明治天皇从京都迁都到江户,改称东京,近乎独裁的推行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迅速走上现代国家之列。刚迁都之时,江户基础设施建设极其滞后,低矮的木构建筑密集成片,面对频繁发生的震灾、火灾等各类灾害威胁弱不禁风,常常处于一夜之间就化作一片废墟的梦魇之中。
随着明治维新的展开,东京开始大量引进西洋文化和技术。其后东京虽然经历了数次自然灾害的打击和数次大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变革,但是每次自然或人为的波动后,都有一段平稳而短暂的恢复期,然后迎来更高、更快的高潮期。
在大起大落的过程中,东京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野心”、令人生畏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各个时期最流行、最先进的城市规划思潮和建设方法都在东京有所实践,赖特、柯布西耶等世界著名建筑师纷纷粉墨登场,而本土的丹下健三、矶崎新等也从这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