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旅游游记

威尼斯游记

很多年以前第一次到苏州,那是东方的威尼斯;前不久又游览了圣彼得堡,那是北方的威尼斯。这些年,到过太多的水城、水乡,周庄、西递、宏村等,丽江古城也有几条河流穿过;在国外去过泰国曼谷西南的水上市场,也曾穿行于缅甸禅邦高原茵莱湖的水上村庄。太多的水城,太多的记忆。

威尼斯已经如雷贯耳,不到三个小时的火车,我们从佛罗伦萨来到了威尼斯。威尼斯的一条大河挡住了火车的去路,一出站台,广场前大河连海,河面上是船。

威尼斯建于海边,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我们来到一座桥上,看到河道如此宽阔,两岸古老的楼房就在水中。其它水城大都是城市里有水,威尼斯则是水中的城市,而且是海水浸泡。

东方的威尼斯也好,北方的威尼斯也罢,到了真正的威尼斯,才知道威尼斯才是水城的老大。威尼斯本岛是由118个大小岛屿、177条水道组成,形态各异的桥梁404座桥梁。面积不过5.9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不到7万。

据称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车的城市,宽阔的河道就是“水上高速公路”,机动船把一批又一批游客送达彼岸,把居民送到自家门前屋后。

威尼斯古城历史悠久,大约建于公园452年。14世纪前后,威尼斯就已经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了。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贡多拉”,又名“冈朵拉”,威尼斯小船,轻盈纤细、造形别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

“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坐满六人,加船夫一人。

乘坐“贡多拉”穿行于水城,最具有风情。

“贡多拉”的撑船人无疑是全世界最帅的小伙子,英俊而有力量。对于情侣,在威尼斯最浪漫的事儿就是乘坐“贡多拉”,穿行于迷幻的水道之中。

“贡多拉”之所以被誉为“水上奔驰”、“水上法拉利”,不是因为她有顶级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不是因为她在水上速度有多快,而是因为它造型奇特,船体精美,内饰奢华,乘坐舒适,人力操纵,像乘坐豪华轿车一样,有顶级享受的感觉。

当然“贡多拉”造价不菲,一只贡多拉要2万欧元,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那么乘船享受,价格也要昂贵,每小时一条船130欧元。

在威尼斯,“贡多拉”无处不在,真不知道有多少条这样的小船。

“水上高速”的“水上大巴”,是威尼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坐一次也要6、7欧元。水上巴士有1路、6路,我还看到了81路水上巴士。

木桩宛如海上森林,小船在这里得到庇护。

利阿托桥建于1180年,横跨大运河,连接利阿托贸易中心和市政府,桥上也是一排商铺。

建于17世纪的圣玛丽亚大教堂,日夜守卫在大运河海口,也是威尼斯的一颗明珠。

威尼斯60%的建筑年龄在500年以上,保护措施极其严格,只能修缮,不能新建。遍布城市的水道,以及延续数个世纪的传统交通方式都是保护的对象。

1275年,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到上都(今内蒙古),觐见蒙古大汗忽必烈,并在中国居住了17年。1295年,马可·波罗回到威尼斯。凭借从中国带回的财宝,其家族成为了城中巨富。马可·波罗后来在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入狱,他在狱中讲述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被同狱的鲁恩梯谦笔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东方见闻录》,也叫《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的故乡就是这水上的城市。

在这个角度看,楼房好像孤立水中,实际上是有街道相连的。

在电影《007大战皇家赌场》的结尾,就有这样一栋楼房坠入水中。

威尼斯的楼房修旧如旧,巍然屹立在水中。

威尼斯自古以来,没有紧闭的城门,没有护城河,它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

美丽的威尼斯已经是全世界游客的威尼斯。

威尼斯常驻人口6.7万,每年却迎来约1900万人次的游客,每人要接待近300客人,多么令人惊叹的数字。

威尼斯对面利多岛上的教堂。

亚得里亚海的海面上的游船。

夜幕即将来临,大海边的烛光晚餐也要开始了。

海那边利多岛建筑构成优美的海平线。

威尼斯的大海深蓝,威尼斯的天空湛蓝,水城之外烟波浩渺,快艇游弋。

在中国,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类似叫“威尼斯花园”的楼盘。虽然威尼斯三个字在中国泛滥,其实我们并没有学会威尼斯的精髓。很多古城在发展过程中对旧城区采取摧毁式的开发方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而威尼斯却能保持的这样完好,说明“威尼斯商人”确实厉害。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