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旅游游记

【意大利】金色的柱子金色的阳光

很多同学游走都有“世遗”情节,为此他们甘愿跋山涉水,受苦受累在所不惜。波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谈到今年夏天的意大利之行,我满脑子都是阳光与享乐,而波波同学,谈到意大利,通常是这样开头儿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41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世界上最多的!

这样的世遗情结,直接导致我们俩个人的行走风格完全不同,同样是去土耳其,我宁愿在伊斯坦布尔的温柔乡里吃喝玩乐,而波波就捧着红宝书,踏着豪迈的步伐进军到了人迹罕至的人头山。事实上望着那些夕阳下的人头的照片,那样的神秘主义相当打动我的心,但是,一杯浓香的恰伊茶,就能把我留在某一个拉风的小酒吧里。

所以,当其它同学坚持一定要去阿格里琴托时,我的思绪则飞向了《天堂电影院》外景地的小镇Palazzo adriano。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去成Palazzo adriano,抵达计划外的阿格里琴托时,我们是先在这个小城的巷子里游逛的,我又开始不着四六了:要不,你们去神庙之谷吧,我就在这儿晒一下午太阳,好不?!

事实上我以前也是相当文化银的,在我的红宝书里,世界遗产通常都被标得相当狠,我曾经顶礼膜拜,我曾经无限景仰。但是当N个遗产之后,我开始堕落了,如果时间不够二选一时,我宁愿选择一些鸡角旮旯,我更喜欢体验式的旅行。

特别是罗马古迹,我真的是太过审美疲劳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甚至约旦以色列伊朗,当年的古罗马遗迹无处不在。有同学纠正了:阿格里琴托,是古希腊范儿的,与古罗马不同。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建筑最讲究“柱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和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这些柱式,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抵达这个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神庙之谷(Valle dei Templi)时,正值黄昏,金色的柱子们泛着久远而沧桑的光芒,甚至连周边的树也是非常希腊的橄榄树。我只是想说,感谢这样的金色的光线,它让我在那一刻,感到了一种博大而宁静的美。

这是保存最完好的协和神殿,和帕特农有几分相似。

image6

Temple of Hercules只留下几根柱子。

拍来拍去都是柱了,于是转拍人像,在这样庄严宏大的背景下,人,其实也不渺小。

两个小屁孩在金色的光线里,也萌生了创作的念头,不停地摆弄着相机。

天儿太热了,于是人人都成了阿拉伯的酋长。

金色的橄榄树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