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柚木宫”己是下午二点,午餐后,我们又赶往“桂河大桥”参观。
桂河大桥位于泰国西北部的北碧府,距曼谷122公里,由于路况一般车程约需2-3个小时。
桂河大桥折射了二战期间的一段历史:
当年日军占领泰境期间,强迫英、美战俘建造连接缅甸的铁路,这条铁路在牺牲了无数宝贵性命后才得以完成,故有“死亡铁路”之称。桂河大桥就是其中的一段,被称为“死亡铁路”的咽喉。
修建铁路所动用的人力,包括英、美战俘和在当地征募的泰国人民将近10 万名,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日夜赶工架桥和铺铁轨,还要忍受日军的拳打脚踢、传染病、营养失调等威胁。
在这样生不如死的种种虐待下,有1万6千多名劳动者因而死亡,
当年,很多劳工都是在修建桂河大桥时,变成孤魂野鬼的。
桂河大桥近年来逐渐成为旅游热点,许多人特别是欧洲人不远万里来泰国,就是为了缅怀它的历史。
桂河大桥在1945年间乃是英、美经常空袭的目标。它当时是一座木桥,几经飞机轰炸,早已毁坏,只有在河水很浅时才能看到残迹,现在游客们看到的是后来修建的铁桥,大约10分钟就可以走完,过桥后沿死亡铁路一直前行可以通到缅甸。
当初为进攻而筑的铁路,在战争末期反而成为日军运送伤兵、撤退的逃难路线。
第三十届(195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桂河大桥》更使得这座铁桥声名雀起。
电影“桂河大桥”的宣传海报。
在第三十届(1957年)奥斯卡颁奖大会上,最出风头的就是这部二战题材的英国故事片《桂河大桥》。这部撼人腑肺的反战影片,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七项奖。
在三公里外,接近火车站的地方,可以看到二战期间英、美战俘的墓地。这个墓地是英、美殉难战士的最大墓地之一,埋葬了近7千名军士的骸骨。
现在大桥和铁路仍在使用,每天有三趟火车要通过桂河大桥。
站在桂河大桥的桥头,看着静静流淌的美丽桂河,实在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悲惨故事
桂河边建在水上的木屋。
如今的桂河大桥已经没有肃杀之气,不知何时,桂河两岸冒出了许多水上餐厅。
桂河地区特有的建在河上的木屋和游船。
不少欧、美人来到这里缅怀故人。
在修建大桥时有3万多马来人死在这里。
中国的游客也很多,有的团是自费项目。
宁静的小镇己远离那段历史,小楼上泰、英、日三国的国旗在告诉我们这个地方过去和英、日有关。
安放在桥头的美军投下未爆炸的炸弹,依然提示着当年那场惨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