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图瓦人的房舍很特别,都是清一色的木头房子,房子外头还有一圈一圈的栅栏,整个村庄的景致和北欧的村落十分类似,却和人们一般印象中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大相径庭。
就饮食习惯来说,图瓦人的聚会离不开喝酒,而且这酒大多都是自己酿制的奶酒,但是和一般蒙古人酿制奶酒的原料不同,图瓦人用的不是马奶,而是牛奶。调查组还发现,一般蒙古人都是戴银首饰,可图瓦人却喜欢带金首饰,上面还镶嵌宝石。
而最让人疑惑的是:图瓦人说着一种奇特的语言。通过整理分析,专家们发现图瓦语里还是借用了一些蒙古语的词汇,但主体部分却和一种非常古老而神秘的语言古突厥语有关。
举例来说,禾木村的学校里有图瓦学生,还有一些哈萨克学生,图瓦学生经过专门的蒙古语学习,说蒙古话还很困难,但是简单的生活交流之后,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说流利的哈萨克语。原来,图瓦语和哈萨克语有一些类似的语法和字汇,这恰好印证了图瓦语和古突厥语的关系。因为哈萨克人的先民曾经也是说古突厥语言的一个部落,尽管后来哈萨克语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但它毕竟保留了一些原始的东西,使得它和直接源于古突厥语的图瓦语言相接近。
令人不解的是,图瓦人和现代哈萨克人在人种体质、风俗习惯上截然不同,反倒和蒙古人十分接近。
并不认为成吉思汗和图瓦人有关系的当地居民哈尔哈斯说,他们的祖辈住在俄罗斯,到他爷爷时才迁徙到禾木喀纳斯来的,和他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村里的老支书哈萨克拜。如果说他们的爷爷一辈才从俄罗斯过来,那么意味着有一部分图瓦人居住在禾木的历史不过100年左右,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哈尔哈斯还提供了一条线索,前几年曾从俄罗斯来过一个图瓦人,长相和他们基本一样,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发现彼此的语言也相同,只是音调略有区别。
喀纳斯湖北端是连绵的雪山,翻过雪山就进入了俄罗斯境内,而在那里的确有一个图瓦人的聚集地,据说生活着约18万图瓦人,另外在现在蒙古国的科布多地区,也生活着约3万图瓦人。
如此看来,中国阿尔泰山区的图瓦人,仅仅是世界图瓦人数量很少的一部份,如果成吉思汗西征遗留下来的仅是一个传言,只是因为他们对英雄崇拜的结果,那么他们的祖辈是否正如哈尔哈斯所说,是在100年前从俄罗斯的图瓦人聚集区迁徙过来的呢?
禾木村学校的老校长塔良海对于以上两种观点都不同意,他认为早在1000年前,图瓦人就已经在禾木村生活了,可以说是世居。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塔良海还指出,禾木村的“禾木一词本身就是图瓦语,指的是黑熊腰身上的肥膘,据说当初就是因为有两个图瓦人在这里打了黑熊,将腰身上的肥肉取了下来以示纪念,所以就将此地命名为“禾木。
在喀纳斯当了近30年护林员的金刚,虽然他本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但他的妻子则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图瓦人,他认为图瓦人也是世居在这里的,要研究图瓦人的历史,就要先研究“阿尔泰乌粱海。
当地有一个对图瓦历史有专门研究的叫塞恩买提老人,塞恩买提曾在法院工作,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他曾仔细研究了阿尔泰地区蒙古族的历史,加上对自己家族史的了解,他认为研究图瓦人必须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去,图瓦实际上属于蒙古的兀良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