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川双飞8日游
钜惠厦门双飞8日游
完美江南南京.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双水乡乌镇.西塘双飞7日游
钜惠云南9日游
印象张家界双飞7日游
带你逛遍青海省博物馆
内容介绍
景区概况青海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共和路。 景区概况 青海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共和路。馆址原是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生活起居的宅邸。现有面积约3万平方米,房舍建筑6000多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博物馆 博物馆于1979年筹建,1986年9月26日正式建馆。现有藏品1万多件。其中有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和铜器;汉、唐时的铜印、铜俑、铜镜、碑刻、写经、木俑、铜钟、波斯银币;元代的纸币、石造像;明、清时期的瓷器、书画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文字铜印、民族服饰,明、清王朝给少数民族地方官员的封诰以及佛经、佛像、唐卡、法器等宗教艺术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时遗留的公文包、铜锅、军帽等。上述藏品以远古时代的彩陶、历代传世的民族文物和宗教艺术品最有特色。 藏品中的裸体人像壶,造型奇特,器物的正面浮雕彩绘有人体全身塑像。另一件舞蹈纹彩陶盆,绘有3组各5人列队舞蹈的场面,表现了原始居民的舞乐生活。这两件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艺术品,是青海数万件彩陶中的典型代表。 该馆曾举办过《青海历史文物展览》, 展出文物1000余件,表现从石器时代至封建社会晚期青海地方历史的发展进程。还举办过《藏汉关系文物展览》、《藏传佛教文物展览》、《历代货币展览》等。《藏传佛教文物展览》曾赴香港展出。 博物馆内 基本陈列 《唐卡艺术展》“唐卡”一词为藏语译音,系指绘画、刺绣、剪贴在布帛上的佛画。唐卡绘画,以矿物颜料为主,内容十分丰富。该展集中展示了青海地区从明、清时期到现代的唐卡精品,并详细介绍各种唐卡的制作工艺。 《造像艺术展》该展集中展示历代佛像精品80余尊。造像艺术是藏传佛教最为精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铸造工艺精良,人物刻画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 《七彩经纬——藏毯工艺展》该展分别从历史发展、藏毯工艺、畜毛资源三个方面介绍藏毯的情况。展出100余件展品,其中包括原始社会的陶纺轮、骨椎等工具,有世界上最早的毛织物,有80余幅各个时期的织毯标本,还有优质的织毯用畜毛标本及染料标本等。藏毯图案繁华秀丽,工艺精美。 珍贵藏品 铜鎏金观音造像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博物馆外景 舞蹈纹彩陶盆1975年出土。距今5000年。内壁绘有二组人物手拉手舞蹈的图案,一组13人,另一组11人。该器物构图巧妙、画面简洁、人物造型生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绘有人物舞蹈场面的画面,在艺术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物风情的重要资料。 扎萨克印“扎萨克”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支配者”、“尊者”,是清代蒙古族地区旗长的称呼。此印是蒙古29旗旗印之一,它是清朝政府管理青海蒙古各部,以及蒙古各旗在青海游牧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清代青藏地区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敦煌经卷该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是佛经《羯摩经》抄本。写本纸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皆合隋、唐规制。它用34张宽25.2~26.6厘米,长49.3~49.5厘米的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全长17米,共16790余字。卷首略有残缺。“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 景区信息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8号 交通:9、25、12、18、40、2、84、85、31路等公交车 门票: 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淡季9:30~16:00旺季9:00~16:00

©新疆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号:L-XB-100013

ICP备案号:新ICP备19001292号-4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