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川双飞8日游
钜惠厦门双飞8日游
完美江南南京.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双水乡乌镇.西塘双飞7日游
钜惠云南9日游
印象张家界双飞7日游
漫游西藏药王山鲁普岩寺
内容介绍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在药王山的半山腰,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在药王山的半山腰,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

  

  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这一天,我没有给自己的西藏行列出具体的行程安排。

  

  美美地睡了一个自然醒,便下楼来到宾馆餐厅,喝了足足两大碗酥油茶后,心满心足地抹去了嘴唇上那层薄薄的酥油,迎着9月依然耀眼的阳光,走上了拉萨街头。

  

  没有参团游的那种紧迫感,我如同水中的浮萍一般,任由流水将我飘来荡去。不知不觉中,我再次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找到一个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席地而座,再燃起一支烟,在烟雾的升腾之中,不思不想地注视着那些那些虔诚的信众,熙来攘往着拥向四面八方。一个陌生的男青年打破了我的宁静,他见我独自一人,很是热情地询问我需不需要进布达拉宫票。我笑笑地问绝了他。

  

  我告诉他我这是第二次来西藏了,该朝觐的我朝觐了,该看的地方我看了。此时没有别的需求,就是想在属于自己的片刻时间段里,享受到充分的宁静与自由。

  

  听了我的话,他没有即刻离去,掏出一张印有某某旅行社的名片递给了我,说是在西藏旅行,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电话与他。见他这般热情,我便与他闲聊了起来。

  

  他说来这里做旅游好多年了,因为随着西藏旅游的升温,来这里的游人是越来越多,因而参观布达拉宫的门票也就紧俏起来,经常是一票难求。

  他也就是利用这种原因,可以为初来乍到的游人弄到门票而从中赚取一些外快。他很心细,在与我的交谈中,得知我还没有去过药王山的鲁普岩寺时,极力推荐我去那里参观一下。

  

  他说跟团出游,这里一般都没有在行程安排上;而自由行的人,往往是因为其它著名的景点,又错过了这里。并详尽地告诉了我鲁普岩寺的可看之处。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坐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这就是查拉鲁普,也称鲁普岩寺。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66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

  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相传,它顶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

  

  洞窟开凿松赞干布时代,据说藏王松赞干布的木雅妃如雍在查拉鲁普山崖上雕刻大梵天神像,用当时西藏很紧俏的盐作为工匠的报酬,掘崖粉一升,给盐一升。

  接着,又在石窟里开凿了转经廊道,在药王山有一座千佛崖,巨大的崖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上千个佛像,十分壮观。时值今日,那叮叮咚咚的凿石声还不断地回荡在人们的耳际。

  

  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咫尺相对,两山之间有市内的一条主要干道穿过。过去,两山由一座白塔相接,底层是门洞,是拉萨城的门户。

  60年代拉萨扩建,拆掉了佛塔,几十米宽的柏油路拉开了两山的距离。有人认为断了神脉,曾想法用经幡将两山连接起来。每年藏历年来临时,虔诚的信徒都要来此将新幡挂上。

  

  现已重新与塔相连,走进寺里,鲜花争奇斗艳。白色的墙壁上,有着醒目的黄色箭头指示,引领着你走进半山腰上的寺院。在一长条型的低矮建筑前,看见有人不时地进进出出,我也好奇地走了进去。

  里面光线很暗,除了那泛起微光的酥油长明灯,几乎看不清人的面孔。等视觉适应之后,匆忙拍了几张照片,就慌忙地退了出来,因为里面着实热得让人受不了。

  

  寺院里,随处可见雕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洞内光线暗淡,以前全靠酥油灯照明。如今虽已有了灯光照明,依然感觉里面的光线很暗。

  寺院里,可以见到岩石裸露在房舍里,基于对民族宗教的信仰关系,进入寺院后,我一般是不敢冒然随便拍照的;而基于对文物的保护,就是我在得到拍照许可后,也是不敢打着闪光灯对着佛像肆意乱拍。

  

  寺院中光线很暗,想来这一点是我们许多进藏旅游的人必须知道与注意的。我在洞中寺院逛了很长时间,迟迟没有拿出照相机来,些许是我的举动与犹豫让这里的住持看出来了。

  他很和气地叫住了我,让我坐下来歇息,给我倒上一碗浓浓的、飘着奶香的酥油茶并告诉我,可以在这里进行拍照。我很受宠若惊,喝着酥油茶与他聊了很长时间。

  

  他的汉语相当好,知识面也很广,我们天南地北的聊着,最后聊到了照相机上。他问我机器的品牌与价钱,我如实地告诉了他。当他得知机器与镜头的价钱后,他也十分惊讶这外表黑黑的破玩意儿怎么那么贵。

  他的风趣幽默让我悬着我心着实安稳了许多,我说我想给他拍张照片,他爽快地答应了。回放给他看,他说,拍得真好。看得出来,他也是位性情中人。

  

  因为我注意到他身前小桌上,除了一些前来这里朝拜的信众捐献出来的纸币外,桌上还放着纸盒牛奶与四瓶白酒。些许是刚才与住持那一番闲聊,我自打进入寺院后一直紧绷着的神经终于完全地放松了下来。

  自始至终,我都不明白自己究竟紧张什么?由此,我更加从容地在寺院各个房间里逛来逛去,也随心地拍着照。近两个多小时里,除了我一个汉族游人外,还真没有看到有多余的一个游客前来这里。

  

  没有目的的闲逛着,时不时举起相机拍摄一下。慢慢地,我注意到了,许多菩萨像的前面,都摆放着面额不等的人民币。一般情况下,离菩萨越近,纸币的面额就越大,其余地方摆放的大多是五元以下的纸币,更多的是一角的新纸币。

  想来宗教的力量真是伟大,信众除了全身心地膜拜神,最为直接地,就是用捐赠出钱这样的身外之物,来体现出对神明的尊重。由此,我再一次认识到了我是凡人一个。

  

  药王山上现在的一片废墟原是座门巴扎仓(藏医学院),因具有宗教的性质,也称药王庙。释迦能医治百病,相传药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

  从吐蕃王朝时代西藏民间出现藏医算起,这门古老的学问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7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从大唐带去了汉文化,其中有本中医书叫《医学大全》。

  

  此后金城公证再嫁吐蕃,又带去了医书《月王药诊》,使得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逐步融汇到藏医之中。8世纪,著名“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到印度学医。

  继承发展了中医和印度医学,著《四部医典》。药王庙逐渐集中了一批学识渊博的藏医,大约在17世纪发展为藏医学府,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使这座小庙日见兴盛。

  

  17世纪末,第巴·桑结嘉措为发展藏医,在山上修建门巴扎仓(医药院),从各寺选拔部分喇嘛来此学习医药知识。60年代以后,原属于药王庙的藏医合并到门孜康,成为现在的藏医院。它的门诊大楼就在大昭寺西面宇妥桥的附近。为纪念藏医的始祖,那条路命名为宇妥路。

©新疆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号:L-XB-100013

ICP备案号:新ICP备19001292号-4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