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故地何处寻 |
乌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也是新疆伊犁历史上著名的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古老民族之一,在促进西域与中原统一和开发伊犁河流域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建树。
“乌孙故国何处寻,牧人遥指伊丽水。”伊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汉代以来的古籍文献都有明确的记载。 乌孙原先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与月氏为邻,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不务农耕。汉初,月氏强大,袭击乌孙,杀其首领难兜靡。乌孙部落败投匈奴,在匈奴的支持和援助下,乌孙新王昆莫(一作昆弥)猎骄靡率领部众,西击大月氏,乌孙遂居留伊犁河流域,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孙国,从此日益强大,有12万户,约60万人,扼西域的要道。它的疆域东以玛纳斯河为界,西到巴尔喀什湖及塔拉斯河中游的辽阔地区,南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和新疆焉耆西部天山中部草原一带,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和阿尔泰山均为当时乌孙的牧地,其政治中心在赤谷城,是“冬都”,“夏都”在今昭苏。西汉时代,乌孙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比较大的国家,受匈奴控制,对西汉构成了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朝派张骞出使乌孙,从此乌孙与汉朝建立了联系。汉文帝曾先后两次将宗室女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于乌孙王昆莫。乌孙历史上曾多次与汉朝共同出击匈奴。公元前71年,汉与乌孙联兵20万合击匈奴,此战给匈奴奴隶主以沉重的打击,从此乌孙基本上摆脱了匈奴侵扰势力的威胁。四季迁徙的游牧生产方式不能为我们保留更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遗物。如今能确认的乌孙民族历史文化,便是那高耸于草原之中的土冢,即当地人说的土墩墓。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新贵柔然将乌孙逐出伊犁草原,乌孙的一部分是哈萨克族大玉兹部落的主体;一部分迁到帕米尔高原,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
【半壁江山:拼车团】五彩滩-禾木-喀纳斯-魔鬼城-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独库公路北疆9日游商务7座+随车配备无人机航拍(不保证拍摄质量,在时间允许,无禁飞区,天气等因素允许情况下,都可飞行)包车拼车¥3680起/人
-
秘境疆途,拼车无购物独库公路北疆十日游商务7座+随车配备无人机航拍(不保证拍摄质量,在时间允许,无禁飞区,天气等因素允许情况下,都可飞行)包车拼车¥4380起/人
-
伊犁八日游 (头等舱) (小车拼车、纯玩无购物!)豪华大7座头等舱,超大空间+随车配备无人机航拍(不保证拍摄质量,在时间允许,无禁飞区,天气等因素允许情况下,都可飞行)包车拼车¥3580起/人
-
可可托海、喀纳斯、禾木,白哈巴七日游 (小车拼车、纯玩无购物!)1.畅玩北线经典景点,S21沙漠公路,慢游喀纳斯,赏禾木晨雾,观峡谷地貌;2.贾登峪连住两晚不挪“窝”;轻装上阵畅玩喀纳斯;禾木特色小木屋;3.全程专车+“老司机”,载您吃喝玩乐;包车拼车¥2880起/人